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郭佳丽)11月6日,黑龙江佳木斯桦南县一体育馆坍塌,导致1人轻伤,3人遇难。10日,警方对以吴某迁为首的涉嫌造成此次坍塌事故的11名重点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目前,当地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正在开展调查工作。
体育馆坍塌是降雪导致吗?为何多次安全检查却查不出问题?如何保障公共建筑安全?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建筑领域专家。
桦南县政府新闻办通报事故救援情况(央广网发)
体育馆坍塌是降雪导致吗?
据媒体报道,悦城体育俱乐部位于桦南县育才路北段的悦城广场综合体7号楼,2017年7月开始建设,2018年7月竣工,2020年7月通过验收。
另据报道,悦城广场综合体7号楼建筑面积3208.96平方米,高度为9.05米,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其中东部为二层建筑(面积2533.96平方米),屋顶结构形式为混凝土结构,西部为单层建筑(坍塌部分,面积675平方米),屋顶结构形式为H型变截面钢梁结构。此次坍塌的正是西部的单层建筑部分。
11月6日,桦南县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房顶坍塌与降雪有关。那么,是积雪压塌了屋顶吗?事发当天,桦南县气象台曾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并称该县6小时内降雪量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仍在持续,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请注意防范。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设计的雪荷载标准值由当地的基本雪压计算得来,且当地的基本雪压“应采用按本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的50年重现期的雪压,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
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专家表示,本次事故建筑属于雪荷载敏感结构,对雪灾荷载应有更充分的考虑。“确定基本雪压的方法包括对雪压观测场地、观测数据以及统计方法的规定,重现期为50年的雪压即为传统意义上的50年一遇的最大雪压。”
记者查询上述规范,发现佳木斯市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是0.85KN/㎡,也就是说遇五十年一遇雪灾时,合规设计应能抵御每平方米85千克的雪压荷载。
展开全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佳木斯市的基本雪压是0.85KN/㎡(央广网发)
“事发当天,桦南县确实在下雪,气象台也发布了暴雪红色预警,降雪可能是本次坍塌事故的诱发因素之一。”上述专家说,“房屋设计施工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北方地区雪荷载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设计会考虑一定冗余,即使雪害程度刚超过规范荷载极限就发生坍塌也是不合理的。”
为何多次安全检查却查不出问题?
桦南县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大美桦南”相关资讯显示,今年7月24日下午,桦南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程显峰曾带队到悦城广场全民健身体育馆察看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强调了文化市场经营者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表示要遏制文化市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9月5日下午,桦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丽娟带队检查文化娱乐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就曾前往悦城阳光健身、悦城好声音KTV等地,仔细排查各场所安全风险,查看消防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证照是否齐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当场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对现场不能明确整改措施的,列成问题清单,责成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当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反复强调和检查,为何未能避免此次事故发生?上述建筑专家表示,一般安全排查包括的流程有:机制建立;动员并制定计划,明确方案,明确检查的范围、内容和时间表及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包括现场实地检查、资料审核等;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记录,并提出整改措施;对于重大隐患,会采取停产停业、限期整改等措施;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该专家表示,常规排查流程下,因检测方法、能力以及态度等原因也可能使某些隐蔽区域或者内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安全无小事,因此更要重视日常巡查和监测,并提高巡查的技术措施和人力水平,加强公共监督,避免排查流于形式。
某建筑学院教授告诉记者,对于公共建筑来说,只要正确设计、按图施工、不偷工减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较大损坏,不至于出现安全事故。如果存在设计、施工方面的隐患,排查并不容易能够查出问题。“一般巡查只能解决使用过程中的破坏问题,因此,建筑安全隐患要在施工设计环节上杜绝。”
如何保障公共建筑安全?
今年,黑龙江就曾发生过体育馆坍塌事故。7月23日,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的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事故原因系与体育馆毗邻的教学综合楼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违规将珍珠岩堆置于体育馆屋顶。受降雨影响,珍珠岩浸水增重,导致屋顶荷载增大、引发坍塌。
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提出,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全省校园、体育场馆、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上述建筑专家认为,任何重大事故都是由一系列小疏忽和不到位的工作所造成的,安全设计施工是底线,而不是高标准。防微杜渐是避免事故的关键,对于所有事故的防范都应尽可能前置,因此除了基础建设外,防范也包括日常的维护保养与合理的制度建设。
专家表示,公共建筑的安全维护与当地管理水平、投入和人员素质相关。建筑老化到一定程度后,一般需要大修保养和更新,但受困于经费、个人意识和额外风险承担等多种因素,大修和保养就有些困难,这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短板。因此,相关地方有必要对建筑的安全维护和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反思,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